-
時間:2023-03-16 | 點擊: 次
-
時間:2024-07-26 | 點擊: 次
-
時間:2024-07-26 | 點擊: 次
-
時間:2024-07-26 | 點擊: 次
-
時間:2024-07-18 | 點擊: 次
時間:2023-03-16 | 點擊: 次
時間:2024-07-26 | 點擊: 次
時間:2024-07-26 | 點擊: 次
時間:2024-07-26 | 點擊: 次
時間:2024-07-18 | 點擊: 次
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國家級
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
教高廳函〔2021〕13號
各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教育廳(教委),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教育局,有關部門(單位)教育司(局),部屬各高等學校、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,有關課程平臺單位:
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,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、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要求,根據(jù)《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》(教高〔2019〕8號,以下簡稱《實施意見》),決定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,現(xiàn)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一、申報推薦基本要求
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5000門左右線上、線下、線上線下混合式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等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,依照《“雙萬計劃”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》規(guī)定開展課程推薦認定工作。
申報推薦課程須為普通本科高校納入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且設置學分的本科課程,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、公共基礎課、專業(yè)基礎課、專業(yè)課以及通識課等獨立設置的本科理論課程、實驗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等。高等職業(yè)院校課程不在此次申報推薦范圍內(nèi)。
申報推薦課程須于2021年1月31日前至少經(jīng)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,取得實質(zhì)性改革成效,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、良好的教學效果,并承諾入選后將持續(xù)改進。此前參加過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但未通過認定的課程,須經(jīng)進一步修改完善,在上次推薦之后至少經(jīng)過一個完整教學周期的改革實踐方可申報。在2020年春季學期,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采用在線方式進行授課的線下課程、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,如符合教改設計理念并取得預期效果,可視為完成一個教學周期。
課程可由主講教師個人申報或團隊負責人牽頭申報。課程主講教師、課程團隊主要成員只能參與申報一門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。課程負責人(或主講教師)須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,具有豐富的教學經(jīng)驗和較高學術造詣。團隊主要成員一般為近5年內(nèi)講授該課程教師,師德師風好,教學能力強,積極投入教學改革。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,必要的技術支持人員可作為團隊主要成員。參與申報課程的所有團隊成員均須由其所在學校(或工作單位)校級黨委或相當級別黨組織出具政治審查意見。
具體申報推薦要求可參見相關類型課程申報書和申報說明要求?!渡陥髸罚0澹┖汀渡陥笳f明》可在“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工作網(wǎng)(www.chinaooc. cn)”(以下簡稱“工作網(wǎng)”)查閱。
二、申報推薦原則
(一)質(zhì)量為本。進一步優(yōu)化一流課程結構,鼓勵圍繞重點領域申報滿足人才培養(yǎng)迫切需求的課程,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范推廣價值的專業(yè)基礎課和專業(yè)核心課,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。嚴格遴選標準,重點考查課程的高階性、創(chuàng)新性和挑戰(zhàn)度,嚴把政治關、學術關、質(zhì)量關,堅持優(yōu)中選優(yōu)、寧缺勿濫,確保認定課程經(jīng)得住檢驗。
(二)分類推薦。線上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,應突出優(yōu)質(zhì)、開放、共享等特征,并配套良好的教學支持服務;線下課程、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,要因地制宜、因校制宜、因課制宜,強調(diào)課程內(nèi)容與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創(chuàng)新,并具有一定的示范輻射作用。
(三)注重實效。注重課程設計、教學內(nèi)容、教學方法、教學評價改革;關注創(chuàng)新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的落實情況,以及使用新型教學方式方法取得的學習成效。
(四)廣泛參與。鼓勵一線教師積極參與一流課程建設,主動對接國家、區(qū)域、行業(yè)人才培養(yǎng)需求,積極將先進的教育理念、優(yōu)質(zhì)的教學資源以及創(chuàng)新性教學方式方法應用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。
三、申報推薦程序
(一)推薦單位
教育部直屬高校課程直接向我部推薦。其他中央部門(單位)所屬高校課程由其主管部門相關教育司(局)向我部推薦。地方高校課程由其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向我部推薦。軍隊系統(tǒng)高校課程推薦工作,由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商我部后另行組織實施。在境內(nèi)課程平臺上線的港澳地區(qū)高校線上課程參評事項,由我部港澳臺辦另行安排。
(二)報送聯(lián)系人
教育部直屬高校、部省合建高校、中央有關部門(單位)教育司(局)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、課程平臺單位請于2021年4月13日前,將加蓋單位公章的聯(lián)系人信息表(見附件1)的掃描件及word文檔發(fā)送至“工作網(wǎng)”電子信箱(zhangxq@crct.edu.cn),郵件主題及文件名應包含單位名稱。
(三)網(wǎng)絡申報
教育部直屬高校、部省合建高校、中央有關部門(單位)教育司(局)、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于2021年4月19日之后登錄“工作網(wǎng)”,查詢推薦限額。2021年6月1日至7月10日期間,課程負責人須在線填寫申報書及上傳相關材料,申報高校和推薦單位須完成報送信息的審核和在線申報、推薦提交工作。
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采取以下任一方式,組織相關高校進行申報、評價,并向我部推薦:
1.網(wǎng)下評價網(wǎng)上推薦。組織高校申報并進行一定形式評價,確定推薦課程后,登錄“工作網(wǎng)”,按要求在網(wǎng)上填報申報材料,上傳推薦意見。
2.網(wǎng)上申報與推薦。組織高校直接通過“工作網(wǎng)”進行申報并開展評價和推薦?!肮ぷ骶W(wǎng)”可為此提供平臺支持與技術服務。請有此需要的部門聯(lián)系人于2021年4月19日前聯(lián)系“工作網(wǎng)”(如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,則直接聯(lián)系“實驗空間”)。
(四)紙質(zhì)材料報送
相關單位完成網(wǎng)上申報、推薦后,須通過“工作網(wǎng)”打印具有防偽標識的申報備案表(附件2),與平臺生成的匯總表(附件3)一并按要求簽字蓋章,于2021年7月10日前寄送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課程教材與實驗室處,每份材料一式一份。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紙質(zhì)材料直接報教育部。其他中央部門所屬高校、部省合建高校和其他地方高校的紙質(zhì)材料由其主管部門統(tǒng)一報教育部。
本次認定工作不再接受其他紙質(zhì)申報材料,一律以網(wǎng)絡填報和打印提交的材料為準。
四、評價與認定
我部將組織有關專家,按照五類課程評價指標體系對課程進行網(wǎng)絡和會議綜合評議。其中,線下課程、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、社會實踐課程三類課程,通過中央高校賽道和地方高校賽道分別進行評議。
在認定工作中,對于涉嫌違規(guī)行為的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并核實,一律取消參評資格。對課程團隊成員存在師德師風問題、學術不端問題、五年內(nèi)出現(xiàn)過重大教學事故,課程內(nèi)容存在思想性科學性問題的,實行一票否決。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入選名單將在教育部網(wǎng)站和“工作網(wǎng)”公示,按規(guī)定程序報批后予以公布。
五、認定后管理
認定為“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”的課程,自認定結果公布之日起,應按照各類課程要求開放共享或持續(xù)建設不少于5年。教育部將通過使用評價、定期檢查等方式,對課程繼續(xù)建設情況進行跟蹤監(jiān)督和管理。對不符合要求的課程,將取消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資格。
六、組織工作要求
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推薦單位和各高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申報、推薦等組織工作,規(guī)范評價、遴選工作程序,確保課程質(zhì)量。
(二)嚴把質(zhì)量關。推薦單位和各高校須對申報推薦課程的內(nèi)容、教學活動和所有材料進行全面核查,對課程團隊以及課程政治性、合法性、完整性、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把關。
(三)嚴格工作紀律。推薦單位和各高校要嚴格按照推薦遴選條件和程序組織推薦工作。對在工作中存在嚴重失職瀆職或弄虛作假、謀求私利、收受賄賂、違法違紀等行為的,將按照有關規(guī)定予以嚴肅處理。
(四)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。各高校、推薦單位須分別對擬申報推薦課程的相關信息材料進行公示,公示期不少于5天。
七、相關聯(lián)系方式
(一)政策咨詢及材料郵寄
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課程教材與實驗室處,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(qū)大木倉胡同35號,郵編:100816,聯(lián)系人:許學琳、竺超今,電話:010-66097856、010-66096925,電子信箱:gaojs_jxtj@moe.edu.cn。
(二)填報咨詢及技術支持
1.“工作網(wǎng)”聯(lián)系人:張秀芹,電話:010-58581673,電子信箱:zhangxq@crct.edu.cn。技術支持:陳老師,電話:18612096969。
2.有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填報咨詢,請聯(lián)系“實驗空間”。聯(lián)系人:王妍,電話:010-58582357,010-58581546,010-58582301,電子信箱:service@ilab-x.com;技術接口聯(lián)系人:韓老師,電話:010-58582364。
附件:1.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聯(lián)系人信息表
教育部辦公廳
2021年4月6日